1)第436章 私人飞机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6章私人飞机

  李耒早就想到了这种可能,纳扎尔巴耶夫家族把里海石油圈视为禁脔,怎么可能轻易让别人插手?所以他先给纳扎尔巴耶夫介绍了抗盐碱大豆的情况,然后承诺不会对任何一块租赁土地进行和石油、天然气有关的研究工作,更不会争取石油勘探权,而且如果有人发现他租赁的地块有可能蕴藏有石油、天然气,并且拿出充裕的证据和一定补偿的话,那么他就把这块土地还给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官方再去跟这些人洽谈。

  纳扎尔巴耶夫下去后召集智囊分析了李耒的方案,然后让他们拿出了一份条款更加严密的合同模板,李耒看过后并未表露疑惑,纳扎尔巴耶夫这才相信,李耒确实是冲着土地来的,想在里海低地盐碱区种植大豆,并不是对石油、天然气有什么野心,再加上他们合作已经有十年时间了,这十年里无论是对哈萨克斯坦这个国家,还是纳扎尔巴耶夫家族,李耒都很够意思,给他们带来了大量的利润,所以纳扎尔巴耶夫最后还是同意了李耒的方案,划出大片土地租给他们。

  除了里海周边的盐碱地用来种植耐盐碱大豆之外,李耒还在其它地方租赁了大量土地用于种植普通大豆、油菜籽、葵花籽、亚麻籽等油料作物,这些耕地的情况比较好,很适合种植这些,而且日后哈萨克斯坦也经常出口这些油料作物或者用这些油料作物榨取的成品油。

  日后哈萨克斯坦的油菜籽产量高达280万吨,接近中国的五分之一;葵花籽产量达到了一百万吨,超过中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亚麻籽产量超过七十万吨,接近全球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这些油料作物加起来可不是个小数字。

  但是目前的话,因为缺乏资金、技术和市场,哈萨克斯坦的油料种植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如果没有李耒,直到一带一路计划开展之后,大量国内农业公司进入哈萨克斯坦,在当地租赁土地种植油料作物、开设榨油厂生产成品油,哈萨克斯坦才开始大规模种植大豆、油菜、向日葵、亚麻等油料作物,并因此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也给哈萨克斯坦政府和权贵创造了利润。

  而现在李耒把这个时间点给提前了,同时由于哈萨克斯坦地处亚欧大陆最深处,和外界联系较少,非常有利于保密,等将来大豆战争开始的时候,恐怕四大粮商也想不到,李耒竟然能从哈萨克斯坦弄来大量油料作物。

  惠农的工人在哈萨克斯坦待遇很不错,工资比国内高,还有驻外补贴,而且哈萨克斯坦政局相对稳定,没有非洲和东南亚的动荡,除了远离家乡之外几乎没啥缺点,所以很多工人不光自己踏踏实实的在哈萨克斯坦干,还想让自己的亲朋好友过来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