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5章 油料多元化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5章油料多元化

  想要在大豆战争中抵挡住四大粮商的进攻,只能选择油料多元化道路,没办法,谁让国内的耕地面积没办法满足老百姓的使用有消费需求呢?油料多元化可以分为两个方向,油料作物的进口渠道多元化,以及油料作物种类的多元化。

  首先是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八十年代的时候,中国每年还可以出口一百多万吨大豆,但是进入九十年代很快就从出口变成了进口,去年大豆净进口量超过了三百万吨,明年这个数字还会暴涨到一千万吨,由于国家现在还没意识到这方面的威胁,所以这些大豆主要都是从美国进口的,进口渠道相对单一容易被人拿捏。

  日后中国在吃了多次的亏之后终于明白了,开始学习石油进口的做法,从不同国家进口大豆,加大了从巴西、阿根廷等国的进口比例,从巴西进口大豆的金额已经接近四百亿美元,美国则下降到不足两百亿美元,此外还有乌拉圭、加拿大、俄罗斯、贝宁等进口渠道,虽然这些国家的大豆产业不少依旧要受美国种业公司的控制,但相较于以前,安全性还是提高了不少。

  另外还提高了菜籽油、葵花籽油、棕榈油等其它植物成品油或者原材料的进口,以减少对大豆油的依赖,而这些油料的来源国也不同,其中葵花籽油主要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菜籽油来自俄罗斯、加拿大、阿联酋,棕榈油来自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油料来源日益复杂,这样美国或者四大粮商再想在这方面做文章就远没有大豆战争时候那么容易了。

  同时在国内也采取了诸多措施,比如自主研发高产大豆,开展油料作物的多元化种植工作等等,能够榨油的可不只是大豆,还有油菜籽、花生、芝麻、核桃、葵花子、亚麻籽、油茶籽、核桃、油用牡丹等等,可以充分利用冬闲田、盐碱地、沙荒地和宜林地等,扩大油料作物多元化种植,提高油料自给率。

  但是这些油料作物和大豆相比还是有缺陷,因为大豆不仅可以榨油,榨油剩下的豆粕还是养殖业的重要饲料来源,大豆可以提供豆油和动物饲料两种产品,而上面所说的那些油料作物里面,主要还是用来榨油,没办法补上豆粕的缺口。

  中国日后每年大量进口粮食,其实真正用于食用的并不多,大多数都是拿来当榨油原材料和动物饲料使用的,少数粮食也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而进口,并没有太大影响。

  而李耒这次要在TMSK市尝试种植的是一种可以兼具榨油和动物饲料两种功能的特殊油料作物——油莎豆,这种作物又名虎坚果,原产地是非洲及地中海沿岸国家,早在几千多年前的埃及就有人种植,金字塔内也多次发现这种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