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八章 慈德动天,我武惟扬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后“阅兵”,和“劳军”是连在一块儿的。说到“劳军”,标准的程序,当然是大人物深入营房,嘘寒问暖,和普通士兵、基层军官,握个手、聊个天,再参观个陈列室,一起吃个食堂,以示体贴下情,“与子同袍”神马的。

  说实话,这些活计,真叫慈禧来干,她未必不乐意,但关卓凡并没有安排这个程序。原因有二:

  第一,中国的政治文明,实在还没有发达到这一步。真这么干,回銮之后,必然“浮议四起”。“太后阅兵”,步子迈得已经够大了,再大,就要扯着蛋了;

  第二,这次天津之行,关卓凡定位轩军官兵之于圣母皇太后,就是这么一句话:“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倒不是关贝勒小气,自个的女人必得藏着掖着,生怕给别人瞅一眼就吃亏了――他实在另有深意,暂且按下不表。

  于是,圣母皇太后不入军营,直接就上小站大校场阅兵了。

  大校场规制恢弘,大约有后世的四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校场虽大,但阅兵台却非常朴素,上面也没有阳蓬――这是关卓凡的要求,取一个“台上台下,寒暑雨雪共之”的意思。不过,这个台子,拿来“接待”圣母皇太后,就显得简陋了一点。

  于是临时在/一/本/读/小说ybdu..阅兵台上加了一座大大的扎花彩坊――拿二十一世纪的眼光去看,自然不伦不类,但在御姐眼里。就悦目得多了。

  彩坊上头。又挂了一条大大的横幅。基本和彩坊同宽。书友们大致想象得出这条东东干什么用的――如果是二十一世纪,自然要上书“热烈欢迎圣母皇太后莅临指导”。可是,这是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这行字,御姐看了,必然觉得“怪怪的”;要不写“轩军全体将士恭祝圣母皇太后万寿无疆”?呃,还是“怪怪的”。

  几个幕僚,众说纷纭。最后,还是关卓凡自己定了案:“慈德动天,覃恩普沛;我武惟扬,无远弗届”。这十六个字,是从《尚书大禹谟》的“唯德动天,无远弗届”变化而来,而“我武惟扬”亦出自《尚书泰誓》。几个幕僚交口大赞:意思极好,又扣得“太后阅兵”极为扎实,还有极堂皇的出处――好!贝勒爷大才!

  还有没说出来的话:这十六个字,出处虽然“堂皇”。但“书读的少”的圣母皇太后,却应该能够看的懂――因此。也就必然看的“慈颜大悦”!

  关贝勒矜持地笑笑:“各位老夫子面前班门弄斧,献丑了。”

  整个阅兵,先行阅兵式,再行分列式。

  阅兵式,即诸军列队而立,“首长”在队列前徐行而过,阅看军容。如果是二十一世纪,“首长”问一句“同志们辛苦了”,队列答一句“为人民服务”,云云。

  分列式,即诸军列队步操,依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