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五章 我欲摘星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向晚时分,望远镜内,一支长长的旗杆伸出了地平线,旗帜风中舒卷,上面的“轩”字,隐约可见。

  山西城在望了。

  经过实地勘察,阿尔诺等发现,不论地理还是防务,山西都迥异于丹凤。

  红河从山西城北流过,河堤距北门不过数里,且其间的地势,十分平坦,雨季之时,河水上涨,河面变宽,小吨位的炮艇,可以逼近河堤,如果是中国人的那种奇葩的“小艇驮大炮”——对了,叫什么“海晏”、“河清”的——那么,九英寸口径的巨炮,足以将炮弹送到城门之前、甚至城楼之上。

  当然,对于准头什么的,就不能要求太高了。

  炮艇,“西贡—升龙”分舰队是有的,不过,上面的火炮的口径,最大者亦不超过一百四十毫米,亦即五英寸上下的样子,即便抵近河堤,也没法子直接轰击山西城。

  再者说了,目下,到底还没到真正的雨季,炮艇吨位虽小,也很难“逼近河堤”——一不小心就搁浅了。

  城东的地形,同样平坦,升龙至山西的大道,直抵山西城东城门之下,然后,穿城而过。

  城西的地形,虽未亲睹,但据“春水社”的教民说,同城东大致仿佛。

  因此,山西城东、城西两个方向,皆可谓“无险可据”;北向,虽然有一条红河带城,可是,如果敌人水师强大,这个“险”,是己方的还是敌方的,就说不好了。

  而法军,正正是“水师强大”。

  在地理上,山西唯一可恃者,是城南方向。

  山西城南一带,是伞圆山北麓的延伸,地理上最大的特点,不是高低起伏、植被茂密,而是水网密布——这一带,分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以及不知深浅的沼泽,基本上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路”可走的。

  这种地形,大部队是根本无法展开的,炮兵、骑兵就更加没戏唱了。

  山西防务的重点,很明显的摆在了城北、城东两个方向——都是一水儿的中国军队;而城南,摆的是一水儿的越南军队。

  至于城西,虽未知底细,但想来不会是山西防务之重点,城西的地形,虽然易攻难守,可是,法军如果进攻城西,必须自城北的中国军队的阵地前绕过去——

  干吗呀?给你们当靶子吗?

  既有以上之种种情形,无需进行过多的讨论,法军进攻的重点,理所当然的摆在了城北、城东两个方向。

  阿尔诺将自己的指挥部,设在山西城东北方向的天禄村——这个位置,可以同时照应城北、城东两个方向的进攻,最为适宜。

  另外,天禄村村口,有一座全砖石结构的“白马将军”庙,拿来做指挥部,正正合适不过。

  对中国军队阵地的进一步侦查,却叫阿尔诺不由心生疑惑了。

  因为“无险可据”,防御工事之重要性,便尤其突出,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