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五章 天险!天险!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石水道、熨斗水道更宽阔些,然而,因为水深的关系,能够走大船的,却只有狭而险的川石水道、熨斗水道。

  其中,以川石水道为闽江出海之主航道。

  此乃闽江口的第一道天险。

  川石岛和熨斗岛上,建有一主一副两座炮台。

  川石岛较之熨斗岛,面积更小,不过,却更靠近闽江入海口之中央,位置更加重要,因此,川石岛炮台为主炮台,一身而兼对海防御和扼控“五虎门”之二责;而熨斗岛上的副炮台,则配合川石岛上的主炮台,对“五虎山”所在的川石、熨斗二水道,形成交叉火力,不留射击死角。

  川石岛及其炮台的重要性,尚不止于此。

  记性好的书友,该记得因为基隆产煤,“上头”对基隆厅的眷注,异乎寻常:不但在淡水、基隆之间,修了一条电报线路这是台湾岛上的第一条电报线路;而且,更在淡水和海峡对面的福州之间,修了一条海底电缆,全长约一百一十七海里。

  这是中国第一条“越洋”电报线路,其福州一端的接入点,就在川石岛。

  详情见本书第十二卷《干戈戚杨》第一百八十章《基地昌隆,虎跃龙腾》。

  即是说,川石岛炮台,不但要负责御敌于“五虎门”外,还要保护对连通台湾至关重要的川石电报站。

  川石、熨斗二岛之后,是面积更大的琅岐岛几乎将整个闽江口塞满了。

  因为琅岐岛的大块头,即将入海的闽江,事实上被迫分成了南、北两条支流,南支曰梅花江,名字虽美,却没有什么大用水深很浅,吨位略大些的船,便无法上溯;北支即马江,为闽江入海之主航道。

  前文提及的四条水道,由北而南乌猪水道、川石水道、熨斗水道、壶江水道,皆为马江出海之航道。

  因此,闽江的防御,无关梅花江,只要将马江饬好了,便算大功告成。

  好,咱们继续上溯。

  过“五虎门”,即逢“双龟锁口”之险江中出现两座相隔不远的礁盘,形似双龟,故曰“双龟锁口”。

  “双龟锁口”之“口”,并无半分夸饰一过“双龟锁口”,马江突然收窄,琅歧岛到北岸的大陆,江面宽度只剩下了三百二、三十米上下了。

  这一段水道,水流湍急,漩涡密布,是整条马江最危险的航道,船只从这里通过,不论吨位大小,无不小心翼翼。

  江口南、北两侧,各建有一炮台群,北大陆上的,曰“长门”;南,琅岐岛上的,曰“金牌”,形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双鬼拍门”之势。

  过了长门、金牌天险,马江江面,豁然开阔,一路溯至闽安,江面再次收窄,此曰“闽安江峡”,险峻之处,虽不比“双龟锁口”,可是,最窄之处,不足五百米,亦是绝佳的设防之所。

  “闽安江峡”南、北两岸,亦各设一炮台群,南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