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九章 女中尧舜,拟于帝王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到这儿,打住了。

  话没说全,是因为“拿造园子的路数,来造正殿”,听上去,似乎略嫌……不大庄重。

  关卓凡却没有任何避忌,“确实是拿造园子的路数来造正殿——修颐和园,本就是为两位皇太后‘颐养冲和’之用的,一切兴作,皆不可偏离这个宗旨——即便正殿。若墨守成规,必失之呆板,如是,何能叫两位皇太后赏心悦目?‘颐养冲和’云云,又从何谈起呢?”

  慈禧、慈安对视一眼,都在对方脸上看到了极欣慰的笑容。

  “你有心了!”

  “谢太后奖谕——这都是臣的本分。”

  这时,慈安的目光,落在了“仁寿门”的匾额上,“仁寿门、仁寿殿——嗯,‘仁寿’,这个名字起得好!”

  听了慈安的话,关卓凡看向皇帝。

  皇帝会意,“回皇额娘的话,《论语》曰‘仁者寿’,《礼记》亦曰,‘大德必得其寿’,‘仁寿’的名字,典出于此——”

  微微一顿,“两位皇额娘‘垂帘’七载,广施仁政,有大德于万民,‘女中尧舜’之誉,不为虚谀!——其必获天佑也!嗯,尧活了一百一十八岁,舜活了一百岁,我想,两位皇额娘的福寿,一定不会比他们短!”

  这个马屁,实在是拍的太舒爽了,慈禧平日里见了皇帝,总是皮笑肉不笑的,这一回,真正是“笑容满面”了。

  慈安也是笑容满面,不过,她的关注点,和慈禧不同,“可不敢跟尧舜比!——那都是大圣人!”

  不过,母后皇太后接下来的语气,却是又惊又喜,“不过,皇帝倒真是进益了!又晓得《论语》,又晓得《礼记》——这许多典故,随口就能搬了出来——好,好!”

  转向关卓凡,“你这个老师,称职的很呐!”

  皇夫赶紧再次表示,“这都是臣的本分”,云云。

  事实上,皇帝进益是进益了,可是,《论语》、《礼记》的典故,“随口就能搬了出来”的本事,可还没有——这都是皇夫提前打了招呼,皇帝提前做了功课滴。

  好,说了这许多,进门吧。

  进了仁寿门,绕过“照壁石”,仁寿殿的全貌,便展现于眼前了。

  慈安:“哎哟,院子里头,摆了这许多的东西!”

  慈禧的注意力,却不在“许多的东西”上头,她关注的,是殿阁本身——

  面阔九间?

  我看错了吗?

  她定了定神,又在心里默默数了一遍。

  不错,确确实实,面阔九间。

  怎么可能?皇太后正殿的规制,不是七间吗?

  九间——这是天子的规制啊!

  这不是……僭越了吗?

  慈禧的心跳加快了。

  她看向关卓凡,低声说道,“九间?”

  御姐的声音,有些发涩。

  声音虽低,慈安也是听到了的,她愣了一愣,终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目光也立即转向了关卓凡,脸上的笑容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