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惊宴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洪绪元年,正月初二。更新最快

  “撤帘大典”和除夕那个“天字第一号”的大堂会之后,宁寿宫的热闹,并没有停下来,皇帝奉三宫皇太后赐宴宗室亲贵的“曲宴”,在宁寿宫的宁寿宫举行。

  宁寿宫的宁寿宫?

  呃,是的,您没看错,狮子也没有写错。

  前文有过交代,宁寿宫是一个独立的建筑群,是一个“宫区”,这“宁寿宫的宁寿宫”的第一个“宁寿宫”,指的就是这个“宫区”;第二个“宁寿宫”,则说的是这个“宫区”中一座叫做“宁寿宫”的宫殿位处“前朝”,为皇极殿之后殿。

  所谓“曲宴”,即禁中之宴、私下之宴,可算是宗室的“家宴”,虽然重要,但不载于典制,高兴就办,不高兴就不办,举办的时间、地点,也不是固定的。

  不过,原则上,只要不在“国丧”期间,外头也没有太大的战乱,大过年的,怎么都要举办一次这种“家人子侄”的宴会的;另外,作为皇太后,原则上,一年之中,也只有“曲宴”之时,才能够和宗室的男性成员“同席”这也是“曲宴”的重要之处之一。

  至于元旦一过,就举办“曲宴”,除了表示对与宴者的重视外,也暗示,“上头”都很“高兴”前边儿不是说了,“高兴就办,不高兴就不办”嘛。

  照规矩,“曲宴”不设歌舞,“传戏”什么的,就更加不必说了,不过,如果什么“佐宴”的花样也没有,只是一味吃喝,必定索然寡味,弄不好气氛还会比较尴尬,于是,还是宝出了个主意:请亲贵之中雅擅“子弟书”的“走票”。

  “子弟书”之“子弟”,即“八旗子弟”之“子弟”,据说,国初的时候,有戌边的旗籍子弟,将彼时的俗曲和萨满的巫歌、所谓“单鼓词”的调子,杂糅而成,编词演唱,并配以八角鼓击节,以发戌思之念。

  大约是干隆年间,这个调调传入北京,一班饱食终日、风花雪月的八旗子弟,一听之下,大为激赏,乃以之为本,再融入京韵大鼓的调子,别创出一种七言为体的书段,称为“子弟书”。

  不过,说是“书”,其实只唱不说,同时,仍旧以八角鼓击节,近乎清唱,算是介乎说书和唱戏之间的一种“艺术形式”了。

  “子弟书”本就主要在八旗子弟中流行,大多数情形下,就是在家宴、婚庆一类场合表演的,而表演的性质,绝大多数,亦都是“走票”,“曲宴”算是宗室的“家宴”,又有一个“孝娱皇太后”的大名目在,演唱“子弟书”,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此,亲贵之中,雅擅此道的人,都很起劲儿。

  “子弟书”分“东城”、“西城”两派,“东城”一派近弋阳腔,激昂慷慨;“西城”一派近昆曲,婉转缠绵。

  第一个上场的,是人称“心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