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一六章 关某人的心思和胃口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嗣最广,可是……唉!”

  刘宝第微微发窘——我怎么念不及此?说话要小心,不然,就叫王爷小看我了!

  不过,虽然不慎“失言”,但他自有叫东家“另眼相看”的法子。

  “王爷何须伤感?”刘宝第含笑说道,“王爷春秋正盛,必然子嗣其昌,兰桂芬芳,瓜瓞绵长!”

  醇王“伤感”的,其实并不是自己目下膝下无子,不过,听了刘宝第的善诵善祷,脸上却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刘宝第的话,还没有说完:“大清朝将来的福祚,必然应在太平湖畔!”

  从箑亭南望,就是太平湖。

  醇王心中“砰”的一跳,连连摇头:“还谈不上,还谈不上!”

  不说“谈不上”,而说“还谈不上”——咦,有点意思啊!

  醇王的“还谈不上”,脱口而出,未经深思熟虑,但正因为如此,更堪玩味了。

  不过,这个题目,点到即止就好,暂时还不宜深谈,刘宝第微微一笑,将话头拉回了“二次过继”。

  “‘二次过继’,”刘宝第说道,“和公主继统、承嗣,一般的是离经叛道,王爷请想一想,二者相较,哪个‘离’得更远些?哪个‘叛’得更狠些?”

  这种比较,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人说人话,鬼说鬼话,完全视乎屁股坐在哪一边儿了。

  醇王的回答是:“自然是公主继统、承嗣,更……不像话些。”

  “着啊!”刘宝第说道,“既如此,‘上头’为什么宁肯叫荣安公主继位,也不肯叫载治、载漪‘二次过继’?”

  醇王心里说:载漪不管是不是“二次过继”,他既然是五哥生的,就没有做嗣皇帝的可能;载治呢,年纪比我还大,莫说“上头”不会真的“国赖长君”,就是我,其实也不愿意叫一个年纪比我还大的侄子来做这个嗣皇帝——侄子一登基就亲政,那,还有我这个当叔叔的啥事儿啊?

  立一个幼帝,大伙儿才有足够的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这一点,目下在“台上”的人——不管是哪个派别的,想法其实是基本一致的。

  醇王虽然未入中枢,但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神机营,紧要差使一大堆,好歹也算“台上”的。

  不过,这些话就不必明着说出来了,醇王说的是:“请先生指教。”

  “王爷请再想一想,”刘宝第说道,“荣安公主的老公,是哪一位呀?”

  “老公”二字,十分刺耳,不过,醇王顾不得这些细节了,他的眼睛倏然睁大了:“先生是说,立女帝,是关……的意思?”

  刘宝第郑重的点了点头。

  醇王紧张的思索着,过了一会儿。吃力的问道:“若果真如此。那……他。呃,为的是什么呢?”

  刘宝第“格格”一笑:“这还用说?”

  醇王有点口吃了:“难道,他,他,要……借此……专擅?”

  刘宝第刚想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