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三三章 果然233啊……_漫威:神矛局技术顾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尔街日报》:科技的天才、商业的庸才!

  《纽约时报》: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托尼·斯坦克!

  《波士顿先驱报》:詹姆·锡安——科技天才还是金融大鳄?

  《纽约日报》:杜姆被“杜姆”扫地出门!

  《华盛顿邮报》:五德集团启动大规模太空探测合作计划。

  一场遍及整个北半球,被数十亿人亲眼目睹的罕见极光现象之后,杜姆集团太空试验计划彻底失败的消息也被证实。

  死里逃生的五人返回地球;理查兹的科研小组再次淡出人们视野,维克多·冯·杜姆被从自己创办的公司扫地出门也在商界引起不小的波澜,从热度未消的斯塔克工业博览会那里抢了不少商业新闻版面。

  因为向前中国人的身份,很是有些阴谋论在八卦报刊上流传。往小了说,是某个花花公子对威胁自己地位的科技天才横加打压;往大了说,就变成国家之间的暗战。

  种种耸人听闻的谬论引明眼人发噱的同时,倒也吸引了不少自作聪明者的眼球。

  阴谋论者满足了心理需求,刊登阴谋论的报刊提高了销量,也让文章炮制者多了不少稿费;算是喜闻乐见、皆大欢喜。

  不过仅仅过了两天,五德集团和斯塔克工业携手发布的太空开发计划就如核弹爆炸般横扫了所有科技与商业新闻的版面。

  “空中楼阁”已铺下最坚固的一块基石——《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新型能源成为助推太空事业的火箭——《美国科学院院报》

  太空事业的“G2”集团?——《好奇号》

  让我们放眼整个太阳系——《科学》杂志

  大多数严肃媒体对两家集团的合作计划都保持了乐观看好的态度,主要是这两个花花公子掌握的技术,让他们提出来的计划具备了切实的可行性。

  向前这边拿出了基于“十戒”设计的热能压缩技术,专为太空火箭设计了新型燃料舱。比原型号火箭少了一半的燃料载量,运载能力却提高了四倍有余。运载能力接近了曾经的世界第一土星火箭,发射效率还更高了。

  至于托尼·斯塔克,他的方舟反应堆从经济层面上考虑不适用于火箭发射,但是小型反应堆的出现几乎是为永久性外太空基地量身打造;一个小型反应堆就能供应一个大型太空基地,还不占用太多宝贵的火箭运力。

  二者结合,基本上实现了从“走出去”到“住下来”全过程的能源需求。也无怪乎科技界的舆论急不可待地把“太空事业未来领袖”的头衔安到两个花花公子的脑袋上。

  于是,当向前时隔两个月再次赴美的时候,关注他的目光比过去更多也更炙热。

  “wele!‘美国式成功’的新榜样!”托尼用夸张的笑容欢迎自己的“太空事业合作伙伴”。

  “谢谢,‘把目光从金发女郎身上转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