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6章 惨败之后的和谈,当然没有底气_唐末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公于私,王彦章、高行周当然都希望魏朝能够今早出兵北伐。不过他们也清楚要与后唐打响大规模的会战,关乎天下时局走向,自然非同小可,也必须要由帝君李天衢亲自拍板决断才是。

  而李天衢也是在等候与李存勖的最佳时期,毕竟根据潜伏在太原的密谍传来的讯息,现在的后唐帝君固然还称得上治国、治军有方,可他也已经因宠信伶人、亲近宦官而与不少朝中权臣闹得很不愉快了。

  尤其是那个论军事谋略确实非比寻常,现在对于魏朝而言,也绝对算得上劲敌的郭崇韬。

  据探报所知,这一次后唐派发几路军旅,从引诱高思继北上追击开始,再到封锁道路、奇袭南皮、兵临清池城下...直至伏击围攻横海镇牙军主力,也都是由那郭崇韬全权指挥部署。李天衢知道他现在便官居统管全国军事的兵部尚书,如若再论功受赏、加官进爵,在朝堂中的政治能量越大,也越会激化后唐各方派系之间的矛盾。

  毕竟郭崇韬虽然在军事方面智谋过人,偏偏为人处世却有气量狭窄,不肯容人、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等许多短处。就算他痛恨奸臣误国,可偏偏本人功高权重时,也会开始排挤同僚、打压异己。

  总之郭崇韬固然效命于李克用、李存勖两代君王时称得上忠心赤胆,可是当他自问超越挑战先主所收的其他义子养儿的地位...谁论资历、功绩在自己之上,而让郭崇韬感觉权势受到威胁,他便要算计着弄谁。

  所以按李天衢想来,就算郭崇韬因为后唐屡建奇功,还会按原本的轨迹被李存勖赐予免死金牌,承诺免其十次死罪...可是他到底还是会因人情世故上的弊端,而引起君王猜忌。又有大批伶人宦官与后唐皇后怂恿着皇帝杀你,那便有无数理由与方法,便是赐予你免死百次的特权也不济事。

  然而内朝偏殿当中,李天衢对王彦章、高行周好生勉励一番,承诺他们届时出兵北伐,他们二人一个挂帅、一个担任先锋。却也并没有敲定大举反攻的具体日期。

  因为巡院侍卫司毕竟是魏朝的隐秘情报机构,朝中文武臣子所知不详。李天衢计划再向潜伏在李存勖身边的李君惜发出密令,命他在后唐刘皇后、伶官景进、宦官派系针对本来便已是水火不容的郭崇韬不断拱火,加速激化后唐帝君近臣与军中宿将之间的矛盾......

  直到对方内部隐患彻底爆发出来,李天衢寻思与李存勖打响决战的时机,大致便已经成熟了。

  而与后唐进行大规模会战之前,魏朝自然也需要密切关注其它诸方势力的动向。先前虽然与李存勖合谋出兵,结果却被杀得大败亏输的蜀国,派遣帝君义子王宗夔已抵达汴京,把姿态摆到最低,而乞请与魏朝进行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