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章 招贤纳士,知人善用,如此循环_唐末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居翰闻言眉头微微一皱,还没等他言语,李天衢面色一整,便又抢先说道:

  “公公也必然晓得,朱瑄、时溥可是先挥军前来攻取我藩镇疆土,他们不也是要外扩吞并邻道州府?方今天下诸藩弱肉强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知进取的也唯有落得个覆灭败亡的下场。就算也有邻道淄青军王师范继位接管藩镇,宽抚治民,只顾把守本镇疆土,朝廷不还是一纸诏令要罢黜他。而王师范不肯遵从,驱逐前来接管藩镇的节度使。虽是违了法例,可他本无过失,难道还要任由朝廷摆布?

  处非常之时,要建非常之功,便须行非常之事。我也盼着江山社稷能国泰民安,可现在是什么世道?我若是循规蹈矩,不意图外扩,无疑是伸长了脖子坐以待毙,把自己的藩镇拱手相让。可就算如此,天下便不乱了?依我看来,天下只会更乱!”

  反而被李天衢一通抢白,张居翰张了张嘴,却是欲言又止,终究也只得幽幽一叹,又道:“节帅既说期盼江山终有能国泰民安的时日,卑职自知天下诸藩对皇上阴奉阳违,自也不便央求节帅拘泥成规。只盼按卑职先前所见,节帅仍能治政爱民,而忠于陛下以图振兴我大唐社稷......”

  李天衢闻言也不再见外,上前拍了拍张居翰的肩膀。他知道这个内侍宦官,尤其是那个群体当中良善仁德的好人,现在也仍是绝对忠于皇帝,所以站在朝廷的立场上,他当然也会表达一下心中的不满。而张居翰不藏着掖着,坦诚吐露自己的意见,反而更能说明这个人可以重用。

  唐廷威严几乎堕落到任诸藩践踏的地步,天下群雄割据、拥兵自重,形如一国、相互攻伐...这些现状张居翰根本无法改变,也就发发牢骚感叹,只能尽力确保自己奉旨督管的藩镇节度至少能善待治下大唐子民,底线是不能称王称帝造朝廷的反...除此以外,李天衢有何差遣,他还得按令行事。

  至于以后藩镇继续开疆拓土,吞并周围州府领地,张居翰最多也只能劝劝,干涉不了,久而久之他也就不会管了。

  毕竟按史载,他与张承业这两个太监当中的贤臣先后投从李克用,那李鸦儿该打哪、就打哪,他们俩照样兢兢业业的和河东军效力。直到朱温大肆诛杀宦官之后弑帝灭唐,李克用之子李存勖趁势重立唐国号称帝,性情更执拗的张承业仍以唐廷臣子自居,而忧愤病死,可张居翰则十分低调的继续为后唐效命,直到李嗣源又篡位登基,张居翰告老隐居,直到两年后以七十一岁的高龄病逝......

  所以当李天衢下达专理三镇及徐泗两州钱谷仓库出纳,榖物财货水陆转输的转运使这一职务任命之时,张居翰也仍情愿接受委用。

  至于招抚百姓、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