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四十八章 海稻实验基地,景区_微观黑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老一辈子都和粮食打交道,在研究出产量高的杂交水稻后,就开始朝着其他方向发展。

  首先杂交水稻的口感不是特别好,在大家有其他选择的时候,不喜欢吃杂交水稻。

  袁老就开始进一步研究,争取做到口感好,产量高。

  现在的杂交水稻已经越来越好吃了。

  解决完以上问题,接下来就是扩大种植面积,占据华国二分一以上耕地面积的盐碱地就成了攻克目标。

  一般盐碱地都是湖泊干旱或者靠近海洋和矿产等原因,已经有很多办法可以改善盐碱地。

  比如用水浇灌,更换表面土层,种植其他适应盐碱地的植物,长期种植改善土质。

  以前的大部分方法,基本都是从改善土质的方向出发。

  现在袁老用的却是直接在盐碱地种植水稻的办法。

  就连海洋里也有很多植物可以生存,水稻自然也有希望做到,只是因为植物属性的关系,可能需要进化数百万年才可能做到。

  但人类干涉的情况下,也许能够加快这个过程。

  此时袁老就在给陈涵介绍盐碱地水稻实验的详细情况。

  “我们现在培植的水稻叫做盐水稻,这一切都要感谢陈日盛教授,当年我公开杂交水稻培育方法后,全国各地都在外面寻找野生水稻然后杂交。”

  “1986年的时候,陈日盛还是个年轻的研究员,他偶然发现在海边滩涂上长着一些类似杂草又和水稻相似的植物,仔细研究才发现,这就是水稻!”

  “当时他便精心照顾,最终收获了第一代盐水稻,用这些水稻注册了专利,这就是第一代盐水稻,名字叫做海稻86。”

  “将近四十年过去,我已经垂垂老矣,陈日盛也从研究员变成年老的教授,最近我大致完成了杂交水稻的研究,终于腾出手准备和陈日盛教授一起,看能不能解决海稻的问题。”

  “目前我研究出的最新一代杂交水稻早稻亩产600多公斤,晚稻亩产900多公斤,一亩地双季产量就可以达到1500公斤了,而海稻86经过多代培植,目前从亩产几斤,已经达到了300多公斤,和杂交水稻差距还比较大,而我们国家盐碱地又非常多!”

  袁老絮絮叨叨的将情况和陈涵说了一遍。

  听完介绍后,陈涵吃惊不已,原来杂交水稻已经做到了亩产1500公斤!

  他查看的资料我们大量进口的大豆等作物,亩产不过200公斤不到。

  海稻也突破300公斤了,也就是说某些盐碱地已经可以种植海稻品种,让粮食产量进一步增加。

  华国目前肯定还是缺粮的,否则也不用每年进口那么多粮食。

  如果不进口,日子肯定还是能过下去。

  但粮食价格一定会变的更加昂贵,不但粮食更贵,饲料食用油猪肉等等都会更贵。

  解决问题最根本的办法,依旧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