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八章:智定阳平关(下)_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军山草木郁郁。

  从山下看,根本不知道山上藏了多少兵马。

  刘备军占据了地利。

  为了阻挡刘备军,夏侯渊筑围相峙,在山下设置鹿角等障碍。

  只要后方稳固,刘备即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随着陈式兵败,局势变得紧张起来。

  “也不知道阿斗能不能稳住汉水大营。”刘备忧心忡忡。

  “主公放心,按照时间推算,魏将军已增援过去。有他在,肯定能够力挽狂澜。”法正宽慰道。

  “不错!”

  刘备紧张的心,逐渐松懈下来。

  “报!”

  “汉水大营急报!”

  信使脚步匆匆,急切而来。

  “快说,汉水大营如何了?”刘备追问道。

  “公子于途中设伏,大破张郃军,稳定了我方的后勤运输。”

  “如今公子率军入马鸣阁道,与张郃、徐晃对峙。”

  信使一口气汇报,并且将文书递给了刘备。

  刘备打开一看,正是刘禅亲手所书。

  “有孩儿在,父亲尽管放心。”

  看到这句话,刘备欣慰地笑了。

  “哈哈哈!”

  “没想到阿斗也学会安慰人了,当记白袍军一功!”

  刘备大喜过望。

  没过多久,又有信使抵达定军山。

  “报!”

  “白袍军攻破徐晃,占据了马鸣阁道。”

  这一次,刘备愣住了。

  “战报不会是假的吧?”

  他疑惑地打开,上面有刘禅、魏延的印鉴。

  “恭喜主公!”

  “贺喜主公!”

  群臣齐声呐喊。

  刘备心花怒放,笑道:“阿斗真是我的福将,有他在后方无忧矣!”

  “公子智计无双,未来成就不可限量,主公后继有人啊!”黄忠抱拳道,神色刚毅。

  “哈哈哈!”

  刘备畅快地大笑着。

  众将其乐融融,唯有一人愁眉苦脸。

  此人便是刘封!

  随着刘禅的崛起,他的地位岌岌可危。

  身为刘备的义子,他也有继承家业的权力。

  但义子终究还是不如亲子,刘封也很无奈。

  “我必须建立不世之功,改变父亲对我的看法。”

  刘封暗忖。

  在确定后方稳固后,刘备试探性进攻了夏侯渊的营地。

  夏侯渊亲自镇守南围,张郃守东围,徐晃为后备兵马,随时准备增援。

  防御工事,固若金汤。

  几次试探下来,刘备都没有获得优势,眉头紧蹙。

  与此同时,刘禅与魏延制定的奇袭计划,也正在展开。

  他们挑选了一万精锐,奔赴阳平关,剩下五千人留守汉水大营。

  留守的将军为张苞。

  对此,张苞竭力抗争,刘禅却很坚决。

  “好好长长记性吧。”关兴揶揄道,遭了张苞一记白眼。

  军队在夜里行军,白天在山涧休息。

  终于偷偷摸摸抵达了阳平关下。

  夜色苍茫,肃杀之气蔓延。

  关兴率白袍军,举着云梯就冲锋。

  “看,那是什么?”

  守军昏昏欲睡,突然发现不速之客,惊得浑身一震。

  他们敲起了警钟,迅速戒备。

  白袍军也顺势吹起了冲锋的号角,气势如虹。

  “呜呜呜——”

  嘹亮的号角声,透过朦胧的夜色,仿佛来自恒古的战歌。

  “冲!”

  “速度!再快点!”

  白袍军奋不顾身,在守军反应过来之前,架设云梯。

  他们悍不畏死地攀登,与守军抢时间。

  守将郭淮听到警钟声,吓得魂飞魄散。

  “哪里来的敌军?”

  他疑惑万分,但这并不影响他敏捷的动作。

  “集结大军,守住城墙!”

  他咆哮呼唤,一刻钟便组织了第一波援军。

  等到他赶至城门,白袍军已经占据了城墙。

  由于关内缺乏兵力,值守城墙的人员,只有五百人。

  毕竟要进行轮换。

  没想到这竟成为了破绽!

  “将军,不好啦!不好啦!”

  “是白袍军!”

  守军慌张地汇报。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