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01章 囚徒_终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有何异。

  过了没多久有一个样貌清秀,举止庄端的官员双手捧着一个方盘进来,方盘里摆着笔墨纸砚。

  忽必烈目光看去,只见对方留着短须,不过三十余岁,却身披紫袍,竟是年纪轻轻已是高官。

  他有心想问对方是何人但哪怕是俘虏毕竟也是大汗,不好放下架子。

  “忽必烈,这是你的第一次考试。”

  “什么意思?”

  “以后这样的考试还会有很多,每次通过,你都会得到一些书籍、用具,或别的赏赐。甚至,有生之年还有回到草原的可能。”

  忽必烈俯身看了一眼,只见里面那几张纸原来是试题。

  略看了三五个题目,有关于汉语的,有关于仁义的,还有关于那所谓的汉蒙一家的政策的……无非是李瑕哄着蒙古将领们效忠的把戏。

  他其实是愣了一下,感到实在太过荒唐了,不免有些恼怒。

  于是,他抬起头来,冷冷地瞪了那官员一眼。

  “你是在戏耍本汗?”

  “这是考试。”对方却显得很认真。

  忽必烈脸色一僵,喝道:“我是大蒙古国的大汗,不是八岁小儿!”

  “明日我会再来收回试卷,若没做完只当是没通过。”

  对方依旧是平静而严肃的语气,像极了一个科考官。

  忽必烈却只觉难堪,道:“那你就是在为难本汗?”

  “若你觉得为难,却能放下身段来做,那未必不是我们的目的之一。”

  对方说完,将那试题与笔墨留下,转身便往外走。

  脚步声渐渐隐入黑暗。

  忽必烈低头看着那试卷,心理上依旧接受不了堂堂大汗被俘之后,要做那些孱弱的汉人学子才会做的傻事。

  若李瑕认为这样就能击毁他的骄傲,那李瑕错了……

  “如何才算是通过?”

  忽必烈终于开口问了一句,隐隐约约还有些忐忑,担心已经失去了重得自由的唯一机会。

  好在黑暗中还是响起了回答。

  “答题,等我阅了卷,自会给你评分。”

  “额秀特……”

  这天夜里,陆秀夫抱着一叠公文回到住处,待见到案上的砚台还是少年时闻云孙送的,不由想起了在南方的师朋故旧。

  于是心生感慨,有许多话想对他们说。

  他想告诉他们北方的冬天虽然很冷,但皑皑大雪下的中原大地无比广阔壮丽,燕山雪花大如席,连李白的诗也不足以形容这北面的风光,得让他们亲眼来看看才知。这大好河山,本就属于汉家。

  他还想说,他在亲自出题考校忽必烈,目的在于调教这个不可一世的蒙古主,自从出仕以来,这是最扬眉吐气的一件事。

  好比唐太宗俘获颉利可汗,往后让忽必烈在国宴上跳舞也是轻易之事。大丈夫合当如此提气,岂能每每屈膝求和?

  他自小读圣贤书,读君臣纲常,也曾因名节所累想要为大宋死节,但近年来走过万里路、见过锦绣山川,眼看家邦日渐兴盛,大业方兴未艾。方道男儿立志当为万世开太平,怎好轻抛性命。

  陛下即将南征,以结束三百年之分裂,戡乱定兴,建混一之功,当此时节,有志之士正该云集响应,共襄盛业。

  心头想着这些,陆秀夫磨了墨,便开始写信。

  有写给他的几位老师长辈如江万里、家玄翁等人的,有写给同年好友如闻云孙、刘辰翁等人的,亦有写给在官场上对他多有提携之人,如李庭芝。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