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六章 大举南下,大战一触即发!_大清:开局一艘战列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潮州府和漳州府交界的地段,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县城,名叫大埔县。

  大埔县坐落于群山之中,的西北侧有一条河流,名叫韩江,西南方向有另外一条河流,名叫梅江。

  两条河流交会的地方形成了一道类似于十字路口的河口,这里有一处小镇,名叫三河镇。

  而这座人口不足2000人,处于群山环抱之中的小镇,就是此次汉军和清军决战的战场。

  8月15日,清军抵达龙岩。

  三天之后,清军的先锋进入了永定县,在此期间,双方的斥候在永定周围爆发了激烈的交火。

  由于汉军的火器占据优势,清军在斥候战中没有占到便宜,持续一个星期的交火导致清军伤亡了百人,而汉军只有不到十人阵亡,双方的伤亡比接近10:1!

  因为无法击溃汉军的斥候,导致清军的斥候无法有效的侦查到汉军的动向。

  但是,他们判断,汉军如此激烈的反应,调动如此多的斥候来阻拦他们的侦查,这意味着,汉军的主力肯定就在附近。

  消息传到左宗棠的手中,他立刻下令,调遣麾下大将刘锦棠率领一万大军进攻大埔城,目的是争夺三河镇东侧的制高点,掩护大军沿着韩江河滩向南进军。

  刘锦棠是今年21岁,他十五岁从军,原来是湘军中的一员,后来被左宗棠看中,从湘军那边带了出来,跟随着他一起创建了楚军,是左宗棠的左膀右臂。

  此人有勇有谋,接到命令之后,立刻带军绕开了永定城,从南边的山区迂回进军,出其不意的出现在了大埔城的东侧。

  如果此战的敌人是太平军或者是其他军队的话,刘锦棠此举必定能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但是很可惜,汉军早已有所防备,在他出击的时候,就已经从大埔城撤出了军队。

  刘锦棠辛辛苦苦带着军队翻山越岭,忍受高温、瘴气和山涧虫蛇的袭扰,结果到头来却只得到了一座空城!

  如果换成一般人的话,只怕要气的破口大骂了!

  但是刘锦棠本人却并未这样做,相反,看到汉军很识趣的放弃了大埔城,选择后撤,他反而还赞许了起来:

  “贼军倒是很聪明,舍弃了大埔城,以免遭到我军合围,从而承受更大的损失,他们倒是很识时务!”

  “告诉大帅,大埔城已在我军的控制之下,大军可以安心南下了!”

  虽然没有抓到敌军的主力,但是占领了大埔城,对于刘锦棠而言也算是完成了任务了。

  拥有大埔城这个制高点,他们可以从东侧掩护楚军的主力南下,不用担心遭到敌人的伏击。

  而收到刘锦棠派人送来的消息之后,左宗棠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我原本看到粤省地方的那些官员们递来的告急文书,还以为这支贼军有什么特别之处,现在看来,他们也不过如此,跟一般的流寇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