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滔滔汩汩_我们的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岚提着篮子陪婆婆出门,拐个弯就到金娣家。她家门口摆起好几张长凳,巷子里左邻右舍的女人们几乎全集中在这。有拿鸡蛋的,有拿冰糖梨或桔子罐头的。

  在这小巷中,赵奶奶和赵虎头算得上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当过兵打过仗,有过光辉的革命生涯。最主要的还是他们热心肠,哪家有点急事难事,只要不违反原则,那是全心全意的帮衬。邻里有点纠纷,大多也是找他们说道,他们总会让人心服口服。

  女人们看见这婆媳俩过来,纷纷起身让坐,叽叽喳喳地道:

  “婶婶到这坐……”

  “陈岚到这里坐……”

  代金娣比划着表示感谢,又跑进厨房沏两杯红糖水。赵奶奶对邻里打声招呼后说:“你们先坐会儿,我进去看看发旺。”

  房子只有那么大,刘发旺在里屋就能听见外面的声音,他边咳嗽边叫:“赵婶,别进来,我这病传染。”

  “哪有那么严重,说个话就能传染!我大小在医院干过几十年,虽算不上好大夫,但做个土郎中还凑合。”赵奶奶掀开门帘对发旺说:“人呐,都是自己吓自己,好人也给吓坏。你这病虽说难治,但也别悲观,现在的医疗水平比起旧社会那是一个天一个地。关键自己要有信心,要静养,积极配合治疗,营养也要跟上去……”

  女人们喝着红糖水,从安慰金娣开始,到左邻右舍的琐事,再到各自所见的趣闻,那话题又广泛又跑的快,一溜烟的功夫就过去两万五千里,全然忘记自己是来干什么的。

  这些媳妇儿平常工作家庭两头忙,难得有闲功夫聚在一起天南地北地胡侃。正侃得起劲,居委会主任李大娘挎着篮子,迈着小脚,一步三晃地走过来。她住在巷口对面的马路边上,是这片地儿居住时间最长的老住户,对这片区的情况最熟悉。小到哪家的缸破了,哪家的瓦漏了,她都了如指掌。

  这老太太裹着一双小脚,身子骨又瘦小,看似风都能吹跑,可办起事来那真是一个风风火火。当然,像刘发旺这种家庭,她也是盯得格外紧,至于为什么,那就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

  每次运动来临,公社都要抓典型。因刘发旺年轻时的经历,少不得要点他的名,但多数让老太太凭着一股蛮劲和三寸不烂之舌给顶了回去。

  但也有顶不过去的时候,这时候李主任会第一个冲到台上来,数落一番后以写检讨的名义把挂牌的刘发旺从典型中揪出来带回去。而留在台上的典型就没那么好过,有些群众会涌到台上来,将自己曾经经历的苦难,通过拳脚的形式,气愤地发泄出来。

  公社对李大娘的做法是有些不满,但一来她岁数大,有点倚老卖老。二来她能说会道,句句在理,还能把群众的情绪调动起来。三来她也是革命家庭。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