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1章 世子爷就是个大忽悠(第二更,求订阅)_这个大明太凶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能支撑住大明的殖民事业?

  以现在大明内忧外患的局势来说,像法国人那样赔本烧钱去搞殖民,估且不说会亏死,肯定也不现实,毕竟,法国人在北美面对的只是零星的几个土著部落,他们烧钱,烧的是几百人,几千人而已。

  可南洋却生活着千百万土人啊!

  几千人?

  也就是一个据点而已。

  况且,大明需要的是什么?是把几百万流民送到殖民地去,那么点人,不过只是杯水车薪,根本解不了渴!

  流民的基数大大,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大明的殖民道路绝对不同于欧洲各国!

  欧洲人是用几百年的时间,日积月累的殖民,构建起了他们的殖民事业。但是大明却要在短期内,把几百万流民移往海外,能够与之相比的,只有爱尔兰饥荒后的大移民了。

  可问题的关键是,爱尔兰移民时,北美是向他们敞开的,而且他们自己掏钱买的船票!

  可大明的流民们那些钱来买船票?

  这笔钱,朱国强掏不起,朝廷同样也掏不起。

  谁能掏得起?

  没有有任何一个人能掏的。每年移民百万,就等于每年几千万两的开支。这笔钱如果完全由官府负担的话,后的结果是什么是朝廷破产!最终所谓的移民也就会变成笑话,甚至有可能是为他人做嫁衣。

  移民千百万人,就让千百万人掏钱!

  穷人移民,就让富人掏钱!

  但是他们又怎么可能掏钱?

  不仅要让他们掏钱,而且还要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掏钱,可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掏钱?

  这群唯利是图的家伙,他们眼里所看重的是什么?

  利益!

  只要看到利益,他们必定会乐意掏钱。

  但是一个没有矿的殖民地又怎么可能会有利益呢?而且这些利益必须是每个移民都可以提供的,显然,既便是矿也无法满足这个要求。

  就像后世的脱贫一样,关键就在于要首先找到一个可以适合的产业。

  这个产业,不需要赚太多钱,但是却可以让所有人都看到它丰厚的回报,让人们乐意把钱掏出来,这样就能把更多的人送到殖民地。

  思来想去,朱国强还是把目光落在了大米上!

  或许远洋的稻米贸易没什么丰厚的利润,但是却可以涉及到每一个移民户,因为每一个移民基本上都是农业移民——这个时代湄公河三角洲完全是一片蛮荒,几乎没有任何开发,那里有几千万亩的土地可供开垦。

  现在那里是真腊的领土,不过却在十多年前吉哲塔二世国王迎娶了越南阮朝(安南的一个割据政权)的六公主,这位六公主向真腊的夫王讨得了这片沿海土地,准许越族难民进入这一地区,因此就成了躲避郑阮之争的安南难民的乐土。

  但是,那里真正的开发,却是台湾郑氏投降后,其部下陈上川不愿成为清朝的子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