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七章 争先4_元末新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志龙召集各僚属探讨这个新思路的得失,众人虽褒贬不一,却多为这个设想所鼓舞。如今日照已得,靖安军又多了一个立身之所,缴获极多;而且这次东行,新后得兵万余人,兵威强盛,诸将信心满满,都盼着再立新功!

  益都城那数万元军,此时在诸将眼中渐渐成了野鸡土狗般,何时上桌,不过是看大家的心情而已。虽然于志龙笑着强调元军中还是有不少能打仗的硬茬儿,但大胜之下,诸将多不以为然,几位文士中只有孔英独表忧虑,但孟昌、金炎道:也先屡败,军心不振,绝无正面硬碰之理,若能取巧,他必不会轻易放过!

  虽然大家看好纪献诚这个思路,于志龙还是提前做了一手准备。

  当初围攻日照前,他早早令一偏将先领一军偃旗息鼓,默默西进,本是打着增援临朐的目标,如今索性令其改路,赶紧奔行潍州,策应纪献诚,呈东西夹击之势。

  于志龙决心一下,立即书就一封,他吹干纸墨,再细细审视一遍内容无误后,亲自收入封皮,交由随军书办印上火漆,立即快马送往临朐。

  这次临朐与军使同来的,还有谢林的一封书信。

  于志龙展开一看,却是谢林认为靖安军已经占有数县,辖民数十万,于志龙再用飞将军的称号已经不合时宜,毕竟自赵石以下,纪献诚、万金海、夏侯恩等诸将众多,若其再得军功后,职衔上难有晋升之名号,长此下去恐失诸将进取之心,故拜请于志龙立元帅称号!

  立帅,不称王!

  于志龙心中大动,再往下看,谢林指出此时靖安军力有未逮,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张士诚前例鲜活犹在,于志龙实不宜再犯。

  此时谢林特地来书劝进,怕是有自己的小心思。

  于志龙放下信,微微思索。自古劝进者,一旦成功,自然有从龙之功。高官厚禄,绵绵福荫家室数代,自不消说。谢林既然一心归附于己,自然希望于志龙平步青云,自己也水涨船高,不过他还是隐晦的劝谏于志龙不过忘了张士诚的前例。

  要说这届元廷的度量也是相当大。张士诚者,如此大的声势造反,元廷绞杀不得,也就没有了彻底剿灭他的心思,只要你肯归顺,就可暂时给你个名号。张士诚居然可保留一个听调不听宣的实惠。

  但是你一旦称王称霸,也就是向世人宣告与元廷的誓不两立的招牌,即便是再昏聩的朝廷也不会容忍!张士诚不能见好就收,自然找来脱脱的倾国之兵的灭顶。

  于志龙自解困临朐后,几路兵马齐出,如今已得东、南数县。若无意外,胶州、般阳路等元廷辖地数月内也极有可能占据。届时靖安军广有土地纵横数百里,民众百万,一旦割据成功,必有称雄之势,早一步劝进,就早一步收益。

  久居官场而不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