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章 问卜_元末新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日也先在临朐城外与顺天军激烈厮杀时,益都城外南侧十几里的一处青山绿水处,有一座小小的村庄,里面的住户不过三四十户,多是耕作砍柴为生。

  这里人称陀山,距离东边的风景胜地云门山有十几里之遥,云门山那里景色优美,北衔金凤山、南依劈山、东临磨脐山、向西与驼山隔着瀑水涧遥遥相望。

  云门山再往东,散布着几个低矮平缓的小山丘,青翠碧绿,称大奇山、马鞍山、卧蟾山、将军山、趴牯山以及火石山。

  山上层峦叠嶂,绿水高瀑,佛道鼎盛,山上不仅有佛窟,还有道洞。山上断崖峭壁间,遍布历代文人名士的摩崖题刻和碑碣。

  后世《益都县图志》有“龙兴寺,在城西北隅。北齐武平四年赐南阳寺,隋开皇元年改曰长乐,又曰道藏,则天天授二年改名大云,玄宗开元十八年始号龙兴。”

  大云寺之名起源于武则天时,而大云寺即原南阳寺

  以前因为云门山游客,香客甚多,山道边的许多村民多在家中清扫,设置一间或数间干净的房舍,作为游人和香客的留宿之用,赚点房资,以补贴家用。

  现在因为临朐战事,双方的斥候往来频繁,临朐来的斥候大多看中了云门山的高山密林,隐匿行踪极佳,故多从这里进入益都城南打探。益都城的元军自然对此针锋相对,屡屡排出大量官军不时的巡山,同时派遣斥候潜入山中埋伏或搜寻敌方的探子。短短十几日,在山中丧命的双方将士,不下十几人。

  担心受到战事波及,入山的游客和香客已经绝迹,甚至不少的山民也暂时移居到其他地方。

  不过陀山地处益都城西南,距离益都城较偏远,一般临朐来的斥候并不把它作为主要的路线,相对来说,这里仍然保持原先的静谧。

  此时村中一间茅屋内有一个清面的中年男子在桌前盯着几枚龟壳,已经呆呆的注视了许久,他今日心血来潮,一时按捺不住,晨起后似有所悟,正巧其兄长江先生江彬今晨出城过来与他相见,也是想再为临朐一事商谈,此人索性取出箱中收藏的龟甲做了一卜。

  “卦象如何?”对面的江先生关切的问道。

  “若非我没有解错,只怕是个下下之象。”做卜的男子长久沉默后,长长的嘘出一口气,神情有些疲惫的回道。

  “怎会如此?”江彬惊疑道,“官军势大雄厚,又有京师宿卫相助,最不济也是个相持的局面,怎会铩羽而归?”江彬实在是难以相信。

  “今日晨起我这心潮浮动,总觉得似有事发生,兄长又今日出城而来,正应了起卦之因,依卦象看,应无他解。若说有何不妥,也许是我等庸人才智碌碌,而天机高深莫测,妄自猜测,难免张冠李戴,盲人摸象,这也是有的。”这起卦之人也不恼,语气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