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5章 杜老师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5章杜老师

  “什么东西?”郭俊斌很好奇,便利店里该有什么东西这可不是拍脑门随随便便想出来的,而是我经过了严密的论证,他们先通过一些手段拿到了罗森、可的、梅林正广、良友等竞争对手的进货清单、销售清单,然后又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根据这些数据确定了最终的货物清单。

  按道理说基本上普通便利店应有的、销售比较好的商品种类这里都有,可以给周围的老百姓提供绝大多数生活必须用品,结果老板过来一看,就说他们的货物准备还有缺陷,这似乎不太可能吧?

  “想想看,你们平时生活中有什么必须用品,这里却没有的?”李耒忍着笑问道,这东西他在后世进便利店的时候可是经常要买,先选好其它东西,然后结账的时候顺手就可以拿起一盒递给售货员卖单结账,所以他早就习惯了便利店有这种东西,但是这里却没有看到。

  “额,马桶刷?后面有啊?啤酒起子?这个其实也有.”郭俊斌一连猜了好几样,然而每次得到的都是否定答复。

  “再提醒你一下,晚上用的,单身的人暂时用不着!”李耒不得不把话说得更加明显一点儿!

  “哦,您是说避孕套啊!这个确实是我疏忽了!”郭俊斌一拍脑门,总算是明白了,这东西还真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

  “这也不怪你,避孕套的销售限制前不久才刚刚放开,其它便利店都没有意识到,老百姓也习惯去老地方买,但是我觉得吧,便利店确实挺适合卖这东西的,大家平时都用得着,而且他们来买的时候也不可能只买这个,多少会顺手买点其它东西,这就跟卖烟一样,谁家要是没有肯定会影响生意!”李耒可是知道后世魔都的便利店卷成什么样,别说杜老师了,就连跳蛋、振动棒这些玩意儿,都堂而皇之的放在全家里面售卖,他当年还买过,现在卖这些东西有些太过超前,但是卖杜老师却正好合适。

  八十年代之前,这东西在国内并不普及,1975年的时候,HUB省共计分配得到安全套约1800万只,若全部平均分配下去,该省每对育龄夫妻约可分得不足2只;而且体验也不好,当时的产品都是老式加厚的,用过了还要洗了放着,加滑石粉保存,等下次要用的时候再拿出来继续使用。

  1982年,联合国人口基金援助天津乳胶厂237万美元,为中国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安全套自动生产线,使该厂的安全套年产量,从6000万只,迅速攀升至2亿只;稍后,联合国又资助广州第十一橡胶厂、青岛乳胶厂与乳胶工业研究所,使这三家工厂的安全套年产量提升至5.5亿只,到1986年,中国的安全套年产量达到了12亿只,这时候才能满足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