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5章 抓大放小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5章抓大放小

  “最近我看了一些资料和文件,去年一共有24万家国有企业出现了亏损,95%以上是中小企业,相当一部分企业资不抵债,有些县级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甚至高达300%~500%,这些情况严重影响到地方财政收入,危及到各地的社会稳定。”李耒给经叔平讲起了自己看到的数据。

  然后大胆地说道,“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十多年快二十年了,这些企业能改的基本都已经尝试过了,事实证明想要解决这些企业的问题,必须采取更开放的措施!在今年九月发布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里面也提到了这些问题,里面明确指出,‘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者、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形式,加快国有小企业改革改组步伐’。”

  “然后吴敬琏教授在《改革》也发表了《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的文章,和周叔莲教授前几年提出的‘重点扶持,其余放活’一脉相承;我觉得这种方法可是尝试,咱们国家现在有三十多万家国有企业,国家要想把这些企业全部管好是不可能的,那么是不是可以放开一些小企业,出售给能把这些企业搞好的人?”李耒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就像在诸城做的那样?”经叔平问道,这种做法已经在某些地方开始尝试了,后来上级还去专门调研过,总得来说还是比较肯定的。

  “是的,我在诸城也收购了一家榨油厂,现在已经成了鲁花内部第二重要的工厂,很快就实现了扭亏为盈,每年都会为当地上缴上百万的税收,解决了数百个就业岗位,还大量收购当地老百姓种植的花生,让他们很容易就能换到钱。”李耒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做例子。

  “惠农在全国各地建设工厂的时候也发现,当地有很多同类企业的经营情况很不好,但这些企业也并非全无价值,他们或是有还能继续使用的机器,或是有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人团队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每年都要依靠当地政府提供财政补助才能生存下去!所以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放开这些中小企业的限制?让我们惠农进行收购?”事实上在东南沿海地区已经有企业这么做了,只是没有声张,李耒给经叔平这么说,就是希望得到上级的支持。

  他想收购的企业只有少量在东南沿海,大多数都位于内陆省份,当地政府不像东南沿海那么开明,要是没有上级的支持,李耒可不好收购那些企业,他看着经叔平已经陷入思考,便继续说道,“这几年外资企业收购国有企业的案例有很多,有时候我很不明白,为什么外资企业就能收购,我们民营企业反而不行呢?”

  前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