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0章 智慧农业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95年在后世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商业元年,在这一年里许多互联网领域的先驱者开始创业,比如亚信的丁捷、瀛海威的张树新等等,但是他们都没有成功,在这一年里从事互联网创业并且获得成功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马云。

  此前马云已经经历过一次创业,他创办的海博翻译社在杭州生意很好,但马云并不满足于此,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了互联网;这年马云第一次来到了美国,他此前与在杭州教英语的美国人比尔-阿霍结交,因此住在了阿霍西雅图的亲戚家,在那里,阿霍的女婿斯图尔特-特拉斯蒂第一次向马云介绍了万维网。

  特拉斯蒂当时经营着美国的首批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之一的VBN公司,这时候互联网基本上只是一个供政府和企业使用的指南,但马云看了却很兴奋,他试着在上面敲了个beer,搜索出了德国啤酒、美国啤酒和日本啤酒,就是没有中国啤酒,马云敲Chinese,返回是

  data,马云被告之,要想被检索到,必须要做个主页。

  出身沿海地区的他很清楚国内外贸企业的困难,他觉得可以利用互联网把国内的企业推荐给外国客商,然后马云立刻进行了尝试,请对方给他的海博翻译社做个主页,晚上,马云收到5封邮件,来自日本、美国、德国的客户来问翻译价格,马云感受到了互联网的神奇,他觉得既然自己的翻译社都能找到生意,那么其它企业肯定也可以,于是他和VBN公司约定:对方在美国负责技术,自己到中国找客户,一起来做中国企业上网。

  回来后就辞了职,凑了十万块钱创办了中国黄页,帮助国内企业寻找海外客户,然后向国内企业推荐该服务、拍摄照片、收集信息,并将之译成英语,完成之后,他把目录交给西雅图的VBN,发布到互联网上。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内的企业压根就不知道互联网是干嘛的,好多企业还没听完就把马云当成骗子赶了出去,就算是以他的口才也很难说服企业购买中国黄页的服务。

  苦恼之下马云想到了李耒,当初在杭州他和李耒有一面之缘,还拿到了对方的名片,当时马云只把李耒当成一位比较成功的商人,没想到现如今人家却成了全国首富;马云翻出名片后开始琢磨,如果我能说服全国首富和自己合作,然后拿着和首富签署的合同去和其它客户谈,他们总该相信我了吧?

  所以便有了这通电话,接通之后马云先忐忑不安地做了下自我介绍,他觉得李耒可能记不住自己这个只见过一面的小人物,然而李耒第一时间就说出了他俩见面的经过,让马云大为感动,同时又多了几分信心,他连忙把自己在美国尝试互联网的经历讲了一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