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7章 豪门恩怨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董,郭孔丰我知道,他不是以前金龙鱼的负责人么?怎么现在又成了丰益国际的老板?”因为李耒的干涉,孙孟全并没有机会认识郭孔丰,所以对郭家的内部事务并不了解,他很奇怪这样的变化。

  “这就要从郭家的历史说起了!郭家最早起家是因为郭鹤年的父亲郭钦鉴,他十五岁就开始下南洋打拼,白手起家积累了百万家产,郭鹤年出生的时候他们家已经成了当地有名的大富翁,郭鹤年也得以进入莱佛士学院读书,这是当时南洋有名的贵族学校,郭鹤年在校期间认识了不少日后的政界大人物,比如马来西亚第二任总理的敦-阿卜杜勒-拉扎克,后来成为新加坡总理的***。”

  李耒给孙孟全普及起了郭家的历史,“郭钦鉴去世后,留下了一百五十万马币资产和八个儿女,郭鹤年便联合兄弟几个成立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利用自己的关系成为马来西亚政府在新加坡的大米经销商,然后又把业务中心从大米转向食糖,从事食糖买卖。”

  “他的同学里有马来西亚总理、新加坡总理这样的大人物,再加上郭鹤年很有商业眼光,所以郭氏兄弟有限公司资产飞速膨胀;并利用马来西亚脱离英国独立的机会,抓住市场空白建立起马来西亚第一家糖厂,垄断了马来西亚的制糖业,郭鹤年也因此被称为马来西亚糖王,然后继续扩张,成为亚洲糖王。”

  “郭鹤年的二哥叫郭鹤龄,是马来西亚地下党成员,五十年代在丛林中遭遇英军埋伏遇害,郭鹤年受他影响很大,对咱们一向很有好感;七十年代的时候,国家食糖短缺,国家让中粮和华润通过香江进口47万吨食糖,但当时国际市场的食糖储备也只有一千万吨,突然冒出了这么大的买家。且不说会不会引发政治上的风险,光涨价就能让咱们喝一壶的了!”

  “不得已之下,华润找到郭鹤年帮忙,郭鹤年利用自己在国际糖业的影响力,不仅以较低价格完成购买任务,还帮国家赚取了几百万美元的外汇储备,双方也因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等到改革开放之后,在中粮和华润的盛情邀请下,郭鹤年进入大陆市场,豪掷亿万投资了多个大项目!同时他也没忘了自己的老本行,八十年代的时候,就和中粮合作在特区开办了第一家炼油厂,金龙鱼就此诞生,而郭孔丰就是这一项目的负责人!”

  “甚至这个项目就是郭孔丰一力推动的,当时他在大陆考察的时候,每到一处都要找粮油店看,当他看到老百姓拎着小油桶排队买油的场景,就觉得小包装油一定能赚钱!回去后他说服了郭鹤年,和中粮合作成立了南海油脂公司,生产金龙鱼小包装调和油!”

  这次合作其实是有问题的,虽然中粮在南海油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