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2章 进军大西南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芝庭的经历也非常神奇,他出身于河南镇平一个医生家庭,从小熟识各种草药,汤头歌背的烂熟;十来岁时跟随家人来到贵州兴义定居,到了“黔中自古无闲草,信手拈来都是宝”的贵州,便利的地理环境使张芝庭更加如鱼得水,在中草药方面的积累愈发深厚。

  参加工作后,他白天是在课堂里教书育人的老师,晚上则成了走村串乡为老百姓解除病痛的赤脚医生,行医十年让他积累了许多经验,对药草属性以及当地常见病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台阶。

  七十年代,县里又把他调去筹建制药厂,制药厂很快就建成投产了,然而,由于体制和人的因素,药厂投产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改革开放后,看到其它地方承包模式渐渐兴起,张芝庭也动了心,很快便承包下制药厂的土霉素车间,制成后将药片运到云南销售,一个月就赚了好几千块,但也因此惹上麻烦,遭受了“不法”收入交公、停职反省、写检查认错、停发半年工资等处罚。

  又过了几年,政策进一步放宽,他再次提出承包制药厂,这次不再是一个车间而是整家工厂,一年后工厂扭亏为盈赚了十三万,按照之前的约定除去一万块的承包费,剩下的都是他的,但想到之前发生的事情,张芝庭没要这笔钱,全都交给了县里,这一年的经历让他对做生意有了几分信心,于是又谢绝了县领导让他继续承包的邀请,选择了自己回家创业。

  他想的很仔细,县制药厂虽然规模大,但始终不是自己的,搞得越红火将来麻烦事情就越多,还不如自己回家开个小厂子,这样厂子就是自家的,产权清晰不用担心有人举报。

  回到家后,张芝庭就开始琢磨生产什么药品,这时候多年的赤脚医生生涯就发挥了作用,他在行医的过程中发现,贵州农村贫穷的农民通常都是赤着脚下地干农活,许多人的脚在细菌和腐蚀性物质的侵蚀下患上了癣疾,发作起来奇痒无比,搔破皮后还会引起感染,他曾经遇到过很多这样的病人。

  由此可见,这种病在贵州非常普遍,要是能生产出针对这种病的特效药,绝对不用担心销路;他根据自己以往行医的经验,以珊瑚姜素为主要原材料开发出了“脚癣一次净香露”,以八毛五一瓶的价格开始销售,因为确实有效,很快就在市场上火了起来,张芝庭也因此赚到了第一桶金。

  这也多亏那时候法律体系不健全,要是搁到现在,药品这东西可不是随便就能卖的,尤其是新药没有经过临床试验等重重关卡拿到审批就去卖的话,一准儿得进去待上几年。

  之后他利用展销会等机会,把脚癣一次净香露卖遍了全国,甚至远销海外,并因此吸引到了投资成立了贵州神奇药业,发展至今神奇已经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