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章 交粮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麦子从地里收割回来,就不用那么紧迫了,早上先把麦子铺在晒谷场上晾晒,等下午被晒得干透了的时候脱粒最好。

  这时候一般几家人合在一起干活,如此效率能高一些,李启云和李启生两家挨得近,先把各家的麦子铺好晾晒。

  等麦子晒透了,就开始脱粒,李启云把石碾套在牛上,拉着牛在麦子上反复碾压,其它人则拿着连枷拍打麦子。

  连枷在一个长木柄上装上一排木条或竹条,挥动连枷,前面的竹条排就会旋转拍打敲击晒场上的麦穗使之脱粒。

  这件农具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七世纪的齐国,后来甚至演化为一种武器,经过改良后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传说那位“一条杆棒打下四百军州”的大宋太祖爷赵匡胤,所使用的杆棒,其实就是连枷。

  昨天是腰酸,今天挥舞连枷又变成了胳膊酸,同样也少不了麦芒的骚扰,还得戴上口罩免得吸一鼻子灰,这大热天的可是难受坏了。

  来回碾压拍打好几遍,务必保证绝大多数麦粒都脱落下来,这才把麦秸拾起堆好,用扫帚把麦粒收集起来。

  回屋里把木质的风车抬出来,风车顶部有个梯形的入料口,下面有一个漏斗是出饱满、干净颗粒的,侧面有一个小漏斗是出瘪粒的,尾部是出麦壳、秸秆屑、尘土的。

  前面有个圆形的大肚子,里面藏有木质的叶轮,外面有钢筋做的摇柄,手摇转动风叶时产生风力,转动速度越快产生的风越大,反之亦然。

  现在去粮站交公粮,粮食里面不能有土粒、沙子、草籽、麦衣和秕麦;所以就必须清理干净,依靠人工用簸箕和筛子来清理,效率低,效果差,风车就要方便多了,只是这东西废木料,木工价格也贵,所以风车不是每家都有。

  李耒先负责上料,李新旺摇动摇柄,麦壳、麦粒、瘪粒便从不同出口出来,干上一会儿再换班。

  风车上面还带有筛子,麦子一过风车,除了个别比较大的土粒和石子需要用手捡出来以外,其它杂质基本都会清理干净。

  忙活几天,把自家的麦子都处理晾晒结束,在各村都开始晾麦子的时候,村里的喇叭也开始催促村民们尽快去交公粮。

  交公粮都是有严格的时间要求的,按照广播的通知,柳树公社都要集中在3天之内全部交完,并且只有一个交公粮的点,就是公社的粮站。

  按照现在的标准,一亩地要交一百多斤,李家一共七亩地,差不多要交八百斤粮食。

  一到收完麦子,村民就先挑出比较好的、晒干了的麦子装好袋,自己先称下重,算好交多少斤,然后就拉着去交。

  由于时间紧、人多,每次交公粮都像是打仗,农民的架子车、拖拉机、牛车、驴车各种车辆,混杂在一起排着队,往往会把粮食所门前的一条路排满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