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3章 滚出去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于“中华鳖精”有个顺口熘——“一只老瘪两锅汤,三个农民把罐装”,原本这是浙江台州温岭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的产品,但是就靠着马俊仁的一句话,一跃成为全国知名度最高的保健品,受到了全国消费者的哄抢。

  “中华鳖精”的爆火,也就此引开了1994年保健品市场这座火山,让保健品成为本年度最火的行当;其实在进入九十年代之后,保健品市场就开始了迅勐地发展,涌现出了多家利润率惊人的企业,而经过几年的酝酿和铺垫之后,这一行当终于在1994年迎来了爆发。

  此前已经创出名号的保健品企业包括沉阳飞龙、广东太阳神、上海昂立等等,沉阳飞龙在1991年花费120万打广告,当年获取利润400万,92年投入一千万打广告,总利润超过六千万,去年广告费再次增加,利润直接突破一个亿。

  这家企业的老板姜伟毕业于哈军工,1990年姜伟来到飞龙的时候,这是一个注册资本只有75万,一共60名工人的小厂,当时飞龙生产一种叫飞燕减肥茶的产品,这东西喝不死人但也没啥卵用,姜伟经过研究后决定,减肥市场现在不大咱们不能搞这个,咱们要搞补肾壮阳药,于是就有了延生护宝液。

  俗话说好的,饱暖思淫欲,现如今经济水平提高了,人们就想要更多的东西,延生护宝液一下就戳中了市场G点,很快便畅销起来;姜伟在哈军工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的,他打广告,学的都是解放战争中的兵法,那就是在局部战场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所以他的广告往往在一段时间和一个地域内,有铺天盖地的效果,还给消费者营造出一种财大气粗的错觉。

  比如在吉林长春,姜伟一次投入68万,几乎包下了所有的长春报纸;而他打上海更有意思,围而不打,先登广告,然后就是不发货,吊足了上海人的胃口;同时他不添厂房,不增资产,走的是轻资产重营销路线,这些手段让飞龙一跃成为全国保健品行业的龙头。

  但没有核心产品的企业终究只是无根之木,在经历了刚开始的兴盛之后,飞龙渐渐被三株、巨人等企业赶超,在市场上节节败退,日后姜伟虽然屡屡使出手段,连抢注伟哥蹭辉瑞热度的事情都干了,但依旧无法挽回飞龙的颓势,这家企业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最终还是走向了没落。

  太阳神的手段要比飞龙高明一些,如果没有李未,这家企业将会是全国第一个建立起完善VI体系的企业,他们走的是品牌形象至上的路线,步伐也比飞龙稳健许多,去年就完成了13亿的销售额,利润高达三亿元。

  昂立一号依靠上海这座大都市也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但是他们在营销方面有所欠缺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