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6章 痛并快乐着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以前相比,来自全国的代表们就餐第一次不需要使用粮票,会议结束后不久,粮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这标志着国家对粮食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同时也意味着中国人再也不用为吃不饱肚子发愁了。

  眼下能吃好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事情,但吃饱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是一件头疼的事情了,当年积累下的水利工程、良种的不断涌现、化肥产量的持续提高,带来了一年又一年的丰收,在主粮领域,中国人已经可以自给自足了。

  这对李未而言也是一件好事,一来老百姓已经渡过了饿肚子的阶段,开始追求能吃好了,他的养殖场、食品加工厂必然大有可为;二来,他在采购粮食原料的时候也方便了许多,国家对粮食的管控进一步放松,粮食的购买流通没以前那么麻烦了,采购成本终于可以降下去了。

  今年李未迎来的好消息还不止这些,自从南巡讲话之后引发的原材料暴涨到现在还没有结束,看到他和刘永好等人成了代表,原先还在犹豫的果断辞职下海,那些已经下海了的也开始扩大生产规模,于是原材料的价格又涨了一波,李未之前囤积的原材料赚得就更多了。

  同时,朱总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下就使出了三板斧,第一斧砍向了三角债,这个困扰经济发展多年的老问题被他快刀斩乱麻地解决了,这意味着商业环境进一步变好,起码惠农名下各家企业在采购、销售的时候不用继续坚持现款现货了,资金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第二斧则是分税制,重新梳理了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的关系,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力度,同时也给了地方上更多的自主权,这项政策对李未有好有坏,好处是和地方上合作更方便了,地方上为了获得税收,更欢迎他去各地投资,而坏处则是地方上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下滑,为了补上缺口,很容易出现多收的现象。

  第三斧对李未的影响最大,那即是实行汇率改革、让人民币大幅度贬值,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五点几直接跌倒八点几,这么做对外向型经济大有好处,因为人民币的大幅度贬值,让中国商品在全球市场上的价格突然变便宜了,以前可能花将近两美元才能买到的商品,现在只需要一美元多点就能买到了。

  这对出口是极其有力的,鹿乡食品厂生产的果酱、山楂卷等产品订单勐增,很快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鲁花的花生油也卖得很好,孙孟全又给他打电话说要提高生产能力了,这次甚至不用李未追加投资,跟代理商商量下,给他发一批货,让他送一批设备回来就行。

  同时李未在海外期货市场上赚取的美元送回国内,也能换到更多人民币了,他也有了更多空闲资金可以跟在黄鸿年后面继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