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8章 老牟发了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改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分不开的,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做菜都舍不得多放一点儿油,那还有条件纠结油的质量?所以那怕商店里都是杂质多、油烟大、卫生安全无保证的散装食用油,消费者也没啥意见。

  而现如今买油再也用不着票了,口袋里的钱也多了,那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慢慢就开始学会讲生活质量了,只要吃饭就离不开油,油质的好坏对饭菜口味有着决定性影响。

  金龙鱼就是看准了这一趋势,顺势而为推出了小包装食用油,以“既满足老百姓口味需求又确保安全卫生”来做宣传,很快就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一跃成为中国食用油第一品牌。

  当然,小包装油取代散装食用油还需要相当漫长的过程,一直到2011年,食用油消费仍以散装食用油为主,大约占市场份额10%的小包装食用油,主要销售给那些经济条件比较宽裕,注重生活质量的先富阶层,而普通老百姓购买的更多的还是价格便宜的散装油。

  不过这并不影响李未抢在金龙鱼前面开创小包装油时代的计划,因为鲁花厂的油质量本来就好,理应卖出更好的价格,而且现如今有钱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完全有能力消化鲁花厂的产能。

  更重要的一点是为了树立品牌,塑造品牌如果一开始就树立高端形象,然后慢慢向下延伸让普通消费者也接受,肯定比一开始走平民路线再想办法进军高端市场要容易地多。

  现如今的食用油市场,除了益海嘉里之外,其他企业大多都没有品牌概念,塑造高端品牌形象非常容易,只需要把包装做好点、质量卡严一点儿就能实现;而要是依旧生产散装油,等其他食用油生产企业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之后再去做,那时候面临的竞争强度可是截然不同。

  “我们的花生油质量比其他厂的好,但是送到商店里,还是跟那些质量不好的油一个价,这很不划算!加个包装就能卖上更好的价格,我们的利润也会提高不少,同时还树起了鲁花的牌子!而需要付出的只是一个塑料瓶而已,这笔账怎么算都觉得合适!”李未说道。

  小包装油他做定了,就算之前孙孟全把注塑机排除出去他也会做,大不了让卫康的包装厂来山东开个分厂,一边生产纸箱一边生产塑料瓶,然后让鲁花来买就是了,现在孙孟全已经把注塑机列入清单,那就更方便了。

  “但是卖得贵了怕没人卖啊!油这东西天天都要吃,那怕一桶油贵上几毛钱,一年到头也不是个小数字。”孙孟全算起了账。

  这笔账算的也对,按照正常需求,一个人每天吃25—30克油,那么三口之家就是75—90克油,一年有365天,一个三口之家差不多需要六桶五升的油,一桶贵上几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