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2章 降价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决战的重点在四川,四川是养猪大省,每年产猪七千多万头,几乎相当于整个美国的年产量,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川猪安天下”的说法;所以,谁掌握了四川市场,谁就基本上占据了中国饲料行业的半壁江山,希望能成为中国饲料行业的龙头,也跟他们扎根四川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正大在制定中国市场发展战略的时候,也没有忽视这个巨大的市场,他们先在特区设厂,然后在国内经济最发达的上海成立了大江饲料厂,紧接着第三家饲料厂就开在了四川。

  1984年,正大斥巨资280万美元在成都成立分公司,雄心勃勃地想要占据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市场,公司投产不久后就凭着高质价优以及先进的营销策略将国营饲料厂打得落花流水,形成独霸一方的局面。

  农民卖饲料都要排长队,有时候还得送烟酒、走后门才能拿到饲料,许多国营饲料厂都在正大的步步紧逼下面临着破产的危险。

  但是,随着惠农入主重庆,并借着重庆向周边达州等地扩张,以及希望的成立,正大集团在四川的统治地位慢慢受到了威胁。

  尤其是刘家兄弟的希望饲料厂,李未的惠农因为市场更为广泛,所以并没有把重庆当成重点,而是采取均衡发展的策略,惠农的主要市场和正大重合度并不高,但希望不一样,他们的精力几乎全都放到了SC省内。

  原先公司规模比较小的时候,吃点正大和惠农剩下的残羹剩饭就可以活的很滋润了,但这样只能小富即安,想要大富大贵是不可能的,刘家兄弟自然不甘心一直如此,于是增加了生产线、扩大了产能,打算和正大好好干一场。

  但是面对正大这样的庞然大物,刘家兄弟的信心也不是很足,所以便拉上了李未,打算借助惠农的力量来共同对抗正大。

  李未接到刘永好的电话后,就从上海飞到了成都,刘永好带着车来机场接他,一上车刘永好就迫不及待的说出了自己的打算,“我亲自带人对四川市场上的主要饲料产品进行了调查,最后发现质量最好、最受老百姓欢迎的就是正大和我们两家的产品,我们两家的产品质量明明不输给正大,销量却远远比不上,我肯定不甘心,我想你也不甘心,所以咱们这次一定要从正大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正大这头大象身上的肉可不少,就算咬下来一块也够我们吃好一阵儿的了!”李未也想和正大掰掰腕子。

  “哎,我现在还记得当年跟你一起去正大参观时候的震撼,六年过去了,现在总算是可以和正大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了,想想这些年的发展,还真是不容易啊!”刘永好感慨地说道。

  希望这些年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刘永行、陈育新亲自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