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1章 林毅夫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表彰大会结束,李未又在京城待了两天,去见了见童老、杜老,在他们这儿,李未又遇到一位名人,虽然穿越这么多年,李未见过的名人已经有很多了,但是遇到这位,还是多看了几眼。

  因为这位的经历实在是太传奇了,他原本是宝岛人,19岁考上台大农工系农机专业学习,担任学生会主席,在校期间毅然投笔从戎,一时成为宝岛的风云人物,各大媒体都连篇累牍地进行报道。

  军校毕业后又读了企业管理的硕士,然后进入军队服役,他这样有凭又有名气的自然很受军队欢迎,一去就给了他上尉连长的职位,按道理说,这样的人如果稳扎稳打的发展,肯定有非常光明的前景。

  然而每当他在海边眺望大陆的时候,都会考虑一个问题,如果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只有大陆能够做到!即便此时的宝岛经济发展再好,但是宝岛只能偏安一隅,无法带动整个中国的腾飞。

  时间一长,他慢慢做了一个决定,每次休假回家和妻子团聚的时候,总会给他讲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六载的故事。

  然后在某天夜里,他先利用自己的职务下达了宵禁令,趁着其它士兵都在营方的时候,他背着水壶,穿着救生衣,抱了两个篮球当救生圈,偷偷熘进海里,游了三个小时游到对岸。

  到了大陆,他向守军表明身份,大陆方面一听说有这么优秀的人才主动投奔,那自然是非常欢迎的,在听取了他的意见后,安排他进入北大经济系就读,他为了减少对家人的影响,改名林毅夫进入北大校园。

  在刚刚改革开发的时候,大陆还处于贫困当中,宝岛却借着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经济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人均收入远超大陆,在这种情况下,他竟然能主动选择大陆,这眼光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然而这只是他传奇经历的开始,进入北大第二年,前一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来北大讲座。

  舒尔茨自然是不懂中的,要讲座就得找个翻译,林毅夫因为英语出色拿到了这个机会,在数天的接触过程中,舒尔茨也被林毅夫的才华征服了。

  与其他学生不同的是,林毅夫有着独一无二的领悟力,以及那份对经济学的热爱;所以在舒尔茨回到美国后,没过多久就向林毅夫抛来橄榄枝,邀请他去芝加哥大学读博。

  芝加哥学派可是经济学最显赫的山头之一,而且还可以跟着诺奖得主求学,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林毅夫根本找不到拒绝的理由,于是第二年就去了芝加哥,他的妻子也前往美国和他团聚。

  在芝加哥大学学习期间,林毅夫的研究方向就是如何解决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问题,他的毕业论就是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证。

  拿到博士学位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