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8章 老邢的新去处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中州,先散了一圈儿礼物,给束教授和其它老师的美国学术着作,给于静姝父母的美国电器,给小舅的时尚用品。

  回到河阳照样来一圈儿,现在出国可是大事,你要是不给亲朋好友捎点洋玩意儿,可是会被人说闲话的。

  去其他家的时候,顶多问点美国的见闻,到了邢书望这儿,他给李未说起了另一件事,“你最近那天闲了来我这儿一趟,有点事情要跟你商量下。”

  李未答应了,然后带着满车礼物回到柳树乡,一听说他从美国回来了,全村人都过来听他讲述在美国的见闻。

  甚至有些外乡人也闻讯赶过来了,看着他的带回来的照片啧啧称奇,“美国人这么有钱啊,满大街都是高楼!”

  还有位隔壁乡发了财的老板看上了白宫,“这就是美国总统住的地方?看起来确实气派,你这照片能不能送我一张?我回去找人盖个一模一样的!”

  那顶多外形差不多,里面是啥样子的可就不好搞了,李未也没拒绝,直接把照片给他,反正自己还有底片,想印多少都行。

  一连三天,李未家里都没断过客人,几乎每天客厅、院子都挤得满满当当,都是过来听他讲述欧美国家是啥样的。

  同样的话说了好几遍,李未实在是顶不住了,便借口去厂里躲清净去了,谁知道到了厂里,这些话还是要翻来覆去的说,没办法,厂里的员工也很好奇国外到底是啥样子的啊。

  李未都无奈了,只能告诉他们,于静姝正在写一本关于此次旅行的书,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从书上找到答桉了。

  认识于静姝这几年,一开始她只是翻译李未帮她收集到的外国着作,等到了柳树乡以后,生活阅历渐渐丰富,就试着自己写一些东西。

  她所写的乡土短篇小说和贾平凹、莫言的颇有不同,倒是更接近路遥的路子,不回避农村的问题和落后,但也会正视淳朴和进步,有什么就说什么,她的农村和实际情况更为接近。

  这些小说也在一些文学杂志上零零散散的发表过一些,不过还没到出书的地步,现在出了趟国,积累够了素材,终于可以尝试出书了。

  回中州的时候,和省里的出版社沟通了下,出版社的编辑非常欢迎,现如今大家对欧美发达国家充满好奇,于静姝有这么丰富的资料,这么多照片,一旦整理成书,出版后肯定会热销。

  于静姝现在一边上课一边写书,还是和之前一样,有什么就写什么,不会无视欧美国家的有点,也不会回避问题和缺陷,《美国反对美国》的水平自然是赶不上的,不过也会尽可能地反映更真实的欧美。

  几家工厂挨个逛了一圈儿,没发现啥大问题,养殖场、饲料厂、农机厂、养殖场的发展都很好,这也是多亏了之前架子搭得好的缘故,李未从来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