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1章 比日本的好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委员,这是我们公司试生产的鱼饲料,请您给提点意见!”李未将准备好的样品拿了出来。

  “我看看!咦,还是颗粒状的,你们公司的步子迈的有点大啊!”刘委员稍微有些惊讶。

  国内水产饲料的发展史可以分为这么几个阶段,解放初到五八年以前,主要是天然饵料为主,商品饲料为辅。

  养殖单位只根据原始经验进行喂养,依靠水色变化进行施肥,饲料利用率底,单位面积产量也不高。

  第二阶段是五八年到七零年,开始利用农副产品下脚料和杂草为原料,制作混合饲料进行喂养,研究内容是“以粗代精”、“以枯代青”,粗、精结合,解决草鱼、青鱼天然饲料严重不足的问题。

  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果,尤其是牧草养鱼的方法,至今还在很多地方应用。

  七零年之后进入第三阶段,水产研究者开始根据鱼类营养需求来进行饲料配方方面的研究,此时已经积累了草鱼、青鱼、虹鳟、鲤鱼等多种鱼类的营养需求和配合饲料基础配方。

  到如今颗粒饲料养鱼已经在一些地方开始实验,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和美国、德国、丹麦、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等水产养殖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

  现如今的饲料企业主要成产禽类饲料和猪饲料,水产饲料工业尚未起步,如果不是李未,国内水产饲料工业化要到八十年代末才会起步,比其它饲料晚了十年之久,李未现在把这个时间提前了五六年。

  做水产饲料最主要的是分析鱼类的营养需求配比,了解不同鱼类在不同生长阶段到底需要那些营养成分,要弄清楚这些就需要长时间的观察研究、实验分析。

  而李未就不需要这个过程了,他脑子里有日后在国内盛行的绝大多数经济鱼种的营养需求配比数据,至于饲料配方就更不缺了。

  这次他带过来的产品,已经相当成熟了,而且还是根据刘委员的研究领域,拿出了针对性的饲料——草鱼和鲢鱼育种阶段的饲料。

  刘委员手指稍微用力将饲料颗粒碾碎,放在手心细细观察饲料的成分,甚至还捏了一点儿送到嘴里尝了尝,“鱼粉、豆饼、菜籽饼、麦麸、骨粉、盐......你们这个饲料很有针对性啊!”

  “我也是从您的论文里得到的启发,您之前的文章将草鱼育种过程中需要那些营养成分分析地很清楚,我们认真学习后,再配合一些其它资料,研发出了这款饲料配方!”李未介绍道。

  “以前用虫子喂鱼,但是虫体中包含的蛋白质、脂肪等只占不到两成,剩下的都是水份,而且各种虫体营养构成不一样,长期喂养同一种虫体,会导致营养不平衡,严重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健康!”

  “而我们这款鱼饲料,构成成分比较丰富,鱼粉可以提供蛋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