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章 马强东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较于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消杀要容易一些,针对玉米这种固体原料,最简单的办法是氧化降解法。

  使用漂白粉、氯气、双氧水、臭氧等氧化剂可以迅速将黄曲霉毒素氧化去除,其中以漂白粉去毒效果最强;被污染的玉米可用5%漂白粉处理几秒钟就可以全部去毒,用氧化剂处理过的粮食经火鸡喂养试验证明无毒。

  在进行鸭雏检测实验的时候,谢立人就已经让人准备好了氧化剂,现在既然已经确定,那就按照固有流程处理即可。

  “阿黄,你带人多辛苦下,等月底给你发奖金!”谢立人叮嘱几句,又带着李耒吃饭去了。

  这次没有回东湖丽苑,而是去了特区的夜市街,特区日益发展,身上有些余钱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些人里面很多都是外地来的单身汉,他们不擅长也懒得做饭,于是便有了消费需求。

  有了需求自然就有了市场,于是有些机灵的,便在八小时工作结束后,利用自己的手艺推着小车售卖自制的烧烤、小吃。

  这种行为被称为炒更,源自于1978年的香江电影《巴士奇遇结良缘》,炒更原意为加夜班,电影中另有“炒孖更“一语,意思是连加两个夜班。

  “炒“即操作,炒作;“更“是时间的一种计量单位,古人把两小时做为一更,一夜分为五更。天黑入更,三更夜半,五更天亮。

  这里的“更“是指的业余时间,“炒更“简单说来,就是利用晚上时间或其他业余时间除本职工作外再兼营一份职业。

  《巴士奇遇结良缘》传入在广东后,炒更一词迅速流传,并且意思转变为挣外块。

  一开始只是像这样简单的做点小买卖,后来扩展到其它领域,许多国有企业的技术人员也利用业余时间去乡镇企业等单位加班赚外快,于是又诞生了另一个名词——“星期六工程师”。

  每到周六下班时间,许多大型国企外面都停满了车子,等着接人去乡镇企业加班解决他们遇到的技术难题。

  谢立人害怕李耒觉得自己被怠慢,还专门进行了解释,“小李,别看这地方简陋,实际上可是卧虎藏龙,有几位以前都在国营的大饭店上过班,手艺没得说。”

  “我挺喜欢的。”坐在街边撸串喝啤酒,这让李耒想起了自己大学时候和同学度过的美好时光。

  他们喝的是广式菠萝啤,这是中国第一个果味啤酒,诞生于七十年代末。

  据说当时广东人喝啤酒的时候,喜欢用一半啤酒兑上一半汽水,形成一种既有啤酒风味,又清甜可口的饮品;于是,广州啤酒厂的技术人员从中受到启发,研制出一种以啤酒为基础的菠萝香型饮料。

  这种啤酒一度畅销整个华南,但到了07年却突然销声匿迹。

  其原因是九十年代的时候,广州啤酒厂和香江生力达成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