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1章 太上皇安丰临朝,淮北众亟待登基_娘子,请息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腊月十七,大周晋王陈初同工部尚书裴蔚舒、左千牛卫大将军张多福等文武出城十里,迎接前来履新的陈景安、韩昉、陆延重。

  陈景安当年因一句‘不愿为贰臣’始终未曾在齐出仕,如今再为周臣,至少表面上没有辱没此诺。

  两人相知多年,不必多言,陈初倒是在面对韩昉时,深作一揖,只道:“韩公受苦。”

  韩昉与淮北结缘,自是因为淮北文学院的成立,在陈初心里,这位一直是淮北出钱养的喉舌。

  但多年以来,韩昉和陈初的关系并不算太和睦,这老儿隔三差五就爱在报纸上批评陈初两句,虽然从未涉及过原则性问题,可次数多了也惹人不快。

  于是在楚王嫡系心里,此人不免有‘又当又立’之嫌。

  不过,洛阳一事,倒是让陈初对韩昉改观很大后者毕竟是有底线的,宁愿坐牢也没有受曲义先、卢应贤等人先胁迫投敌。

  毕竟,当时金夏大军气势正盛,谁也不知道齐国能不能挺过这一遭。

  陈初表现的恭谦,一跃升任御史中丞的韩昉这回也很有眼色,两人相谈甚欢。

  倒是周国大儒陆延重,或许为了显示自己从周国去往淮北并非为了求官、也或许本身就是这般脾气,面对陈初时略显倨傲

  惹得二郎小乙直皱眉头,陈初却只是一笑而过。

  用陆延重的意义,和当初淮北容忍韩昉在报纸上大放厥辞的原因一样.为的是彰显淮北气度,用来邀买天下士人之心。

  丁未后,中原南迁人口中,读书人至少占了一半。

  如今齐国人口不如周国,读书人比例更是远远不如,士人多南附,便是周国政权合法性的一大原因。

  而请陆延重这种大喷子入朝,类似后世某些国家的反对派,是展示给周国士人看的民主橱窗。

  当日,三人入安丰城拜见了柴极。

  临时改名‘延和殿’的府衙三堂内,陈初为这个刚刚搭建起来的草台班子朝廷,介绍了当下局势。

  “十六日报,右骁卫上将军韩世忠率副将焦屠,持陛下圣旨已于十四日拿下庐州城,当日城中有逆贼负隅顽抗,被迅速平息.”

  接着,陈初在舆图上一一指过,“截止今日为止,淮南路的黄州、光州、安丰、庐州、滁州五府三十余县已归正陛下,壮武将军徐鹭在淮北水军配合下,正顺江而下,兵指扬州.”

  柴极面露满意笑容,点头道:“有晋王在,长江以北州府归正,指日可待。”

  “呵呵,全赖陛下神威,各州府主官见圣旨后无不深明大义,拨乱反正重归皇上麾下。”陈初谦虚道。

  在场的陈景安、韩昉、陆延重等人纷纷露出惊异神色。

  满打满算,淮北军入淮南不足十日,竟已拿下了五座府城.这未免太快了吧!

  究其原因,陈初那句‘全赖陛下神威’并非纯粹马匹,和安丰府县官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