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百一十六、荣归故里、亲眷不贤_娘子,请息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物都美了起来

  车队初八离开蔡州。

  三日后进入颍昌府界,蔡于当日与阿瑜分别,转西去往吴城,视察新近发现的赤铁矿。

  阿瑜带上虎头继续北上,终于在七月十二进入颍川县界。

  此次省亲,阿瑜一路上尽量维持着低调,却不料,颍川知县不知从哪收到了楚王侧妃返乡的消息。

  竟连日守在县界旁。

  十二日晨午,巳时,车队出现在众人视线中,颍川知县忙率公人吏员迎上前去,在车队前方大喊,“下官颍川知县杜尚意恭迎两位夫人、陈妃娘娘.”

  今次回乡没有当家男子同行,谭、程两妯娌下车与本地父母官交谈了几句。

  寒暄中,这杜知县总会不时提两句陈妃娘娘,谭氏会意,笑呵呵招过身旁丫鬟,低声吩咐道:“去请阿瑜下车,杜知县乃本县父母,阿瑜回了家,见上一见也好。”

  一直待在车内的阿瑜,这才露了面。

  可不等她走上前,杜尚意已率数十名县衙公人齐齐一个深揖,再次开口道:“下官颍川知县杜尚意,拜见陈妃.”

  “知县大人,快请免礼。”

  阿瑜知晓,杜知县能如此放低身段于县界迎接,并非因为她是颍川陈家女,而是因为她是蔡州陈家妇。

  此时,她便代表了王府,是以,无论礼节还是态度皆不矜不伐,不蔓不枝。

  少倾,杜尚意骑着大马亲自在前头开路,浩浩荡荡去往了颍川陈家祖宅。

  这骑马功夫,是杜知县最近才紧急练出来的.齐国官员皆知,淮北之地官员巡视、出行不许乘轿。

  颍昌府虽没这规矩,但杜知县宁愿磨破后股也要改轿换马,自是为了向陈妃展示他虽不在淮北,可依然将楚王教诲记在了心间。

  如此处心积虑的苦心,当然也有些效果。

  至少,数次大声自报家门后,谭氏、阿瑜还真就记住了他的名字。

  回家路途中,谭氏隔着车窗纱帘,往前方望了一眼,不由对阿瑜笑道:“这杜尚意,倒有些诚心。”

  可阿瑜闻言,看了眼前方开路公人,担忧道:“娘,这般排场,有点过了吧?”

  谭氏却道:“这是咱一地父母,他来亲迎,你总不能将人赶回去吧?你爹爹想要低调行事没错,但总要给人留些颜面,以免我儿被人说嫁入王府后,便不认家乡父老。”

  这话初听,没什么问题。

  可其中也不免掺杂一些谭氏的个人情绪在内早年间,因陈家一族只有一个陈景彦以区区知县之职撑门面,在本地世族中已明显露出了衰败之象。

  甚至发生过别的世家侵占陈家田宅之事,正是在当时那种情形下,陈景彦才不得已应下了阿瑜与吴逸繁的婚事。

  彼时吴家有吴维光在朝中任一部尚书,正是如日中天之时,陈景彦的‘不得已’并非看不上吴家,而是因为吴逸繁‘私生子’的出身,在世家中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