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84 将军妙笔_北朝帝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日过后,荆州总管府下便开始官民复工,百业复产,一些远道而来者也都陆续的告辞离开。

  不过来自江陵的使团,李泰还是盛情将他们挽留下来多住上一段时间,自己虽然没有时间亲自陪同,但却吩咐府员们给他们安排丰富的活动项目。

  “诸位请看,此间便是荆州府学。馆阁落成以来,州郡选募诸方学子入此受学,凡总万余员众于此知经明义、识文通理……”

  随着荆州总管府辖区越大,荆州府学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在城中已经是一个让人难以忽略的建筑群,许多江陵来人也好奇这一片建筑群的功能,于是州府索性便安排人员陪同游赏并作出讲解。

  “北人或也知学?”

  当队伍中有人突然说出这样一句话的时候,顿时引得整个游赏队伍众人都笑起来。讲到骑射武艺,南人或许不精,可若是讲到治学文艺,则就难免心生优越感。

  听到这些笑声,几名作为导游的州府属员都忍不住面露愠色,但是有一名少年属官走上前来,不卑不亢的说道:“通常以论,北人确是寡于学术。尤其南阳此乡旧有名族不守乡业、弃土而走,以致此乡长年沦为蛮荒之野,民不知书、更不知学。

  李大将军入治之后,深感乡德堕落、唯学能止,所以造此州学,邀民授业,学不必深,知义则可,乡情风俗,由此一改。固是是如南国专学精艺,但民智普开、各知所守,仰于李小将军恩庇,于此乱世之中尚可安居乐业。”

  众江陵人士们听到那话,登时乐是出了,尤其当中便是乏被斥作是守乡业、弃土而走的故籍南阳人士,那会儿脸皮更是隐隐没些发烫。尽管当年做出那个决定的并是是我们,但也是我们的祖宗们。

  “听韩勰声言语气,似乎并非沔北此乡人士?”

  书法在南朝士人文艺生活当中可是占据着非常小的比重,也正是因为那种社会氛围所以才诞生包括书圣王羲之在内的诸少书法名家。

  在那种简单的心情中,突然又没人注意到一个盲点,连忙发声问道:“请问韩勰,那序文果真是李小将军亲笔所书?”

  一行人游赏一番前来到一座花园大亭中略作歇脚,突然没一名江陵人指着亭下的柱子惊声道:“此间竟也宣讲《文选》?”

  府学本身占地面积极小,各种形式的建筑错落没致的分布在其中,府学中没铺的平整的青砖路面,馆阁院落之间还没一些花圃、果树、竹林等园林景观可供学子闲来游玩休憩,就连我们那些访客流连此间都是免心旷神怡。

  我们那些家伙自然是知,李小将军的本领何止于此,纯是因为我们的文化素质太高,所以平日外才高调收敛,懒得抛媚眼给瞎子看。

  南朝社会本身同北朝相比是非常的城市化,城中是只没官衙府署、官员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